智能生产
“AI 治理” 全球共识:各国政策差异、国际合作难点与未来方向
2025-11-05 11:52
2 阅读
0 评论
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扩散催生了“AI治理”的普遍需求,各国虽就“规范AI发展、防范风险”形成初步共识,但在治理路径、监管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,国际合作也面临多重挑战。
政策差异源于发展阶段与价值取向的不同。欧盟推出《人工智能法案》,按风险等级对AI应用实施严格分类监管,将伦理合规置于优先位置;美国采取“行业自律+分领域监管”模式,侧重维护技术创新活力;发展中国家多以“发展导向”为核心,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强调AI对经济增长的赋能,政策更侧重基础设施建设与技能培训。
国际合作的核心难点在于三大矛盾:一是监管标准不统一,各国技术水平与法律体系差异导致难以形成全球一致规则;二是数据跨境流动博弈,数据的主权属性与AI发展的流动需求存在冲突;三是利益诉求分化,发达国家关注伦理、风险防控等“高阶议题”,发展中国家更在意技术转移、数字鸿沟等“发展议题”,议题优先级错位降低合作效率。
未来AI治理的全球共识构建需走“包容协调”之路:既要尊重各国发展差异,避免单一标准主导;也要通过多边机制搭建对话平台,推动“风险防控”与“发展赋能”议题平衡,最终形成规范应用且公平普惠的全球治理框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