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生产

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的 “救星”:AI 优化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的路径探索

宋国卿 宋国卿
2025-11-06 13:48 1 阅读 0 评论

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模式已成为制造业应对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核心选择,但传统刚性生产系统存在调度僵化、换型耗时久、资源利用率低等痛点,难以适配订单碎片化的新场景。在此背景下,AI技术与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的融合,正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路径。

AI驱动的动态调度优化是柔性生产适配小批量订单的核心抓手。传统生产调度依赖预设方案,面对订单变更或设备故障时响应滞后,而AI算法可实时采集产线数据(如设备状态、物料库存、订单优先级),通过强化学习或遗传算法快速生成最优调度方案,实现工序重组、资源动态分配。当新订单插入时,AI可在秒级内调整生产序列,避免产线闲置,将调度响应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
AI还能强化设备的柔性适配能力,降低多品种生产的换型成本。小批量生产需频繁切换产品型号,传统换型依赖人工调试参数,耗时长达数小时。AI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存不同产品的工艺参数,结合视觉识别技术自动校准设备定位,将换型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;同时,AI预测性维护模型可提前识别设备潜在故障,减少非计划停机,保障多品种生产的连续性。

AI技术为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注入了自适应、自优化的核心能力,有效破解了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的效率瓶颈。未来,随着AI算法与工业物联网、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,柔性生产系统将进一步实现全流程智能协同,成为制造业向个性化、敏捷化转型的核心支撑。

评论 (0)

发表评论(评论需审核)
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~